新大发体育_大发体育官网@

您的位置:首页>> 文安概况>>

水韵文安

发布时间:2024年01月29日

   文安县位于京津保中心地带,地处“九河下梢”,历史上是碧波千里的“鱼米之乡”,是“进京下卫”重要的水陆码头。文安于2100多年前的汉代置县,以“崇尚文礼,治国安邦”得名。现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,幅员面积1028平方公里,人口45万,辖13个乡镇、 7个管区、5个国营农场, 383个行政村。东临天津市静海县,西接雄县、任丘,南连大城县,北隔大清河与霸州相望。
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的文安与水结缘,因水而兴,蕴蓄着深厚的洼淀文化。古代的“八景文化”韵味浓郁,自然景色秀丽,文物罕见珍奇,使许多文人雅士流连忘返。胜水荷香,在胜芳淀,清明皓白,莲蓬飘香,绵延数十里,烂如云锦,敢比西湖胜景。文潭灏影,在急流口村,澄波浩淼,古岸萦回,天光倒垂,日影浮动,令人心醉。汉桧凌霄,在县东门外旧址灵集寺后,苍虬古干并峙于霄,传为汉时所植,有唐诗为证。唐碑吐雾,在相公庄村北,唐代立碑,雾露之晨,隐约可见千军万马,奔腾不息。九川雪浪,一望无际的碧波,惊涛洒雪,细浪翻银,鸥陈渔樯,仿佛江南奇景。万柳金堤,在北清河南岸,长堤拂柳,绿荫笼翠,蔓条滴水,卓干参云,苍烟翠霭中时见帆樯来往,仿佛置身画中。苏公胜迹,在苏桥镇,昔苏老泉为文安县主薄,去后建苏公祠,骚人墨客景仰流连。孟母高台,在柳河东半里许,台下有洞,深广莫测,相传为宋将孟良藏母处,台下有碑题曰:孟母之墓。

        全县地表水资源量5165万立方米,均在四类以上;地下水平均埋深52.85米,水资源量5673万立方米,均为二类以上。全县拥有骨干河道21条、总长248公里,形成了1000米一支渠、500米一斗渠的方田渠网格局。引蓄黄河水实现常态化,每年引蓄黄河水5千万立方米。全县拥有43万亩的平原森林,绿与水的交相辉映中,形成了北方水乡的独特风貌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以来,全县紧紧围绕“水韵宜居名城”目标定位,大力实施“新城富县、环境兴县”战略,完善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,做优城市交通、水系景观、环城公园、绿地系统、亮化工程等专项规划,强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。目前,丰利北路景观综合整治、县城防洪圈、迎宾大道和人民公园4大重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,为建设水韵宜居名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    县城防洪圈工程总投资1.94亿元,计划两年完成,建成后将把县城防洪面积由原来的9平方公里扩展到79.5平方公里,为文安城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防洪保障。新的防洪圈建成以后,将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区域,通过详细的路网、水系、园林规划,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一个生态优美、环境和谐的美丽城区,真正实现“用时生命线,闲时风景线”的理念。

        迎宾大道工程,东接廊沧高速,向西贯穿县城北部,是文安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、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点工程。它的建设对提升文安承载能力、扩大全县区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已经启动的人民公园改扩建工程,将使原有公园旧貌换新颜,较原先扩大4000平方米,整体达到18000平方米,并依托老城墙将其打造成具有文安特色的亮点工程,成为居民游玩、休闲、健身的最佳场所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市干净,空气清新,绿水环绕,宽敞整洁的街道纵横全城,玲珑秀气的楼房临街而立,叠青铺翠的绿地悄然呈现……文安正在蜕变成一座美丽而富有激情的城市。一个格调清新、环境优美、水韵宜居的新文安正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【文安古八景胜水荷香   文谭灏影   汉桧凌霄   唐碑吐雾   九川雪浪   万柳金堤   苏公胜迹   孟母高台


        胜水荷香:今霸州市胜芳镇原属文安县。此处原为胜芳淀,过去多栽植莲藕。每到夏季,碧绿的荷叶映衬盛开的荷花,微风吹拂,清香四溢,绵延数十里,灿如云锦。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”美丽的景象真有杭州西湖的风采,故称之为胜水荷香。胜芳集市贸易繁荣,商贾云集,为直隶(河北省)六镇之一,南来北往的人跨关渡河,胜水荷香的美名传遍海内外。

        文谭灏影:文谭灏影在文安县城北偏西8公里,急流口乡急流回村的北急流口(自然村)西北边。其地古临漳水,系河道决口急流冲积而成的深水大坑。澄波浩渺,古岸萦回,天光倒垂,日影在下,人游览于岸边自有一番乐趣。因年代久远,现仅存二三百平米面积。原有石桥一座,名为“文济”,清代咸丰九年曾经重修过,今已不存。

        潭本名“文安潭”,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到过这里,说文安潭的名字是禹王给留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汉桧凌霄:灵集寺内有的两棵高大的桧树。桧树是叶子如柏树、枝干像松树的一种常绿乔木。这两棵树相传是汉代建寺时栽植的。过去十年九涝,洪水频仍,文安洼的树特别少,尤其是桧树在这里更不常见。物以稀为贵,每当秋收之后,地净场光,登高远望,百里大洼一览无余,两棵古偿苍劲挺拔,参天并立于高冈之上,确实很壮观。

        唐碑吐雾:唐碑位干县城西北1.5公里相公庄村西头往北300米处。碑是唐朝张仁宪之嗣孙张仲武为张仁宪建立的,距今将近1500年。每当清晨晓雾迷漫,丰碑突兀,人们想象张公当年统帅千军万马,旗旗招展,威武雄壮的气势,美其名曰“唐碑吐雾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九川雪浪:为文安遭受洪水灾害的境况一说是在县城东南角眺望城南洼的景象;一说是在曲堤店东南,原大宁桥一带。古代在河间府境内有黄龙淀,自锁井口开凿,至文安县玳瑁口(在城东南二十五里),通深水(此河清代已湮废),经火烧淀(在李庄、南各庄、马武营一带)转流入海。当时曲堤店为众水所汇之区,洪水泛监时一片汪洋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安八景其余七景,或为名人遗迹,令人向往,发思古之幽情;或风景宜人,颇具特色,乡人引以为荣。唯此景展示过去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情景,令人难以忘怀。

        县志八景九川雪浪云:“邑居众水之会,惊涛洒雪,细浪翻银,鸥阵渔樯,仿佛江南胜概。”在洪水浩劫使文安人民倾家荡产,妻离子散之际,犹能在洪水滔天狂风巨浪之中品出江南胜概,实在不敢苟同。九川雪浪图作者靳之火斤诗云:“频遭昏垫叹怀襄,浪卷残村九派狂。老辈锡名非乐水,愿凭竹帛绘流亡。”确实是文安洼遭受水灾惨状的真实写照,也表现出他对平民百姓的同情之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万柳金堤:这是大清河南堤,又称千里堤。因为沿堤栽植柳树,长堤横亘,高柳参天,碧水东流,渔舟荡漾,宛然一幅美丽的图画。大堤有柳树的护卫,取固若金汤之意,所以称为万柳金堤。

        沿河之堤传自秦汉始修,宋明以后不断重修,明隆庆五年(公元1571)知县史天佑创修大堤,自县西南大、小王东起往北往东,又往东南至王李坟止,全长一百五十里,高大坚固,多少年来成为防洪屏障。据县志记载,此为千里堤的创始。至清朝廷修,上接保定县(个新镇原为旧保定县城)官堤,下至富管营。明万历四年(公元1576)知县王湘令百姓沿堤栽植柳树。数年之后,树长至合抱不拢。每逢汛期,伐干为桩,把技权砍下来可用做下桩后填充的软料,间或有短缺则及时栽补。还制定了严厉的禁令,有私自砍伐者严惩不贷。清康熙十一年(公元 1672)知县崔启元有诗赞曰:“史公堤上万株杨,不数当年召父棠。为语居人匆剪伐,秋时犹记怒涛狂。”告诫人们说,史县令为人民办事,沿堤栽柳,意义深远,要爱护柳树,不要砍伐,要看到它防洪固堤减少洪水灾害的重要作用。其成为文安一景是当之无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公胜迹:在县城北20公里苏桥镇,北临大清河与霸州相望。因宋代苏洵曾授霸州文安县主簿,故该县曾建桥及苏公祠,祠在河北,清代已废。虽云苏公胜迹,其实苏洵并未到县任职。

        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(原文如此),当往来孔道,靖难初,燕王自固安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即此。”朱彝尊原按:“苏桥,县志谓苏明允(苏河字)故迹,载诗云:‘苏公曾接文安簿,河上苏桥自昔传。’然明允为文安主簿以修礼书授秩,未尝赴州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清乾隆三十二年御制苏桥杂咏四首之一:“修礼予之主簿禄,几曾赴任柳河厅?长桥却说老苏建,未读欧阳墓志铭。”三十五年御制题苏桥二首之一:“姚癖陈州洵霸州,太常因革礼同修。了知食禄弗任事,宋史删文本细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欧阳修《故文安主簿苏公墓志铭》:“初,修为上其书,召试紫微阁,辞不至,逐除试秘书省校书郎。会太常修篡建隆以来礼书,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,使食其禄,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礼书,为《太常因革礼》一百卷。书成方奏未报,而君以疾卒。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,享年五十有八。”由此可见,苏洵被礼部抽调纂修《太常因革礼》,因为这不是常设机构,工资无处开销,就把他的职衔转到霸州文安县,按县主簿待遇领工资。礼书修成之后,呈奏朝廷,未等批复下来,他就病故了,当时是宋英宗治平三年(公元 1066年),他活了五十八岁。说明苏洵并未到过文安。

        孟母高台:位于大柳河镇东一公里,富各庄村北。原来有一高大的土台,台下有洞,深广莫测,相传为宋将孟良藏母处,台下有碑,题日“孟母之墓”。清朝末年碑已不存。1958年前还有不太高的土台,方圆十几米。

        据传说宋将孟良出身贫苦,幼年丧父,由寡母抚养成人。幼年鲁莽,好打抱不平,经常与人打架斗殴,不听劝解,可是他母亲到场,一句话他就立刻停手。长大之后虽然粗直豪爽,但忠勇过人。杨延昭任保州(保定)知府时,屡败北国(契丹)入侵兵将,威震三关,在任二十多年,北国人都称他为杨六郎而不敢叫他的名字。孟良深得杨延昭信任,虽为主从,情同手足。三关口在宋朝是幽蓟二州的边防重地:益津关就在现在的霸州市;瓦桥关在今雄县南的河沿上,这条河古称易水,又叫拒马河,就因为河水浅不可渡船,深不能跑马,能阻挡北国骑兵;高阳关也叫草桥关,在高阳县。当时战事频繁,边境很不安定,孟良对母亲特别孝敬,伺候母亲的事都要自己做。可是母亲年纪大了,惟恐为国家尽忠之日长,为母亲尽孝之日短,所以不论转战到什么地方,都用车拉着老母随军,以便早晚侍奉,二十余年如一日。后来老母病故于益津关,孟良痛不欲生,因为连年争战,烽烟不息,没时间把灵枢运回故乡,就由杨六郎百般劝解,后来决定暂埋葬在靠近边关的后方,距离屯集大军粮草重地广陵城不远的大柳河,可以趁押运粮草之机顺便祭扫。为怕年长日久被湮没,就在坟上积土建成高台,希图永远流传。这个传说虽然有些附会,但宋朝杨延昭镇守边关的三关确实是在这一带。